感謝書友:風了的打賞,,謝謝,!
謝謝每日追讀和投推薦票的書友,,謝謝,!
.........
到12月底,,招兵人員全部撤回,,總共招募到騎兵7000多人,,步兵2500多人,,大大超出高順的預計,,這已接近他養(yǎng)兵的極限了,而且還陸陸續(xù)續(xù)有人到薊縣大營來參軍,,反正黃巾起義馬上到來,,高順干脆讓這些人在薊縣大營進行訓練,順便繼續(xù)招募士兵。
其中廣陽郡和涿郡招收到的騎兵最多,,各達到1500人,,漁陽郡和右北平郡各招到800多騎兵;冀州各郡都接到過袁家的通知,,不與高順勢力配合,,只招到2000多騎兵。
高順首先用系統(tǒng)地圖的功能查看招收的官兵,,逐漸將其中的紅點秘密抓捕,,總共有137人,經(jīng)過李強的審訊,,他們大部分為黃巾軍,,高順讓人將他們押到上谷郡為奴1年,同時命令上谷郡和代郡秘密抓捕已暴露的太平道人員,;還有幾人為袁家安插的密探,,目的是希望隨時掌握高順軍隊的動態(tài),高順毫不猶豫的讓李強將他們秘密斬殺,。
當軍營內(nèi)再無紅點的時候,,高順總算放心了,可以安心的對所轄部隊進行整編了,。
能招募這么多官兵,,高順非常感激皇帝陛下,提前于黃巾起義前招募軍隊是他的機遇,,讓很多貧寒之人看到了機會,,爭相參軍,要是晚幾個月再招兵,,絕沒有這么大的收獲,;那時候各地都在招兵,寒門參軍的機會大增,,選擇余地也大,。
更讓他高興的是,通過這次招兵,,把冀,、幽兩州的大將給一網(wǎng)打來了一多半,。
從幽州招募到關羽,、張飛、韓當和程普,。
從冀州招募到顏良,、張郃和褚燕。
高順腹黑的想,沒有了這些人,,劉大耳朵能否崛起,?孫堅和袁紹是否依然那么強勢?黑山軍以后是否還會存在,?這次招兵,,對歷史走向的影響太大了,不知道會偏移多少,。
這些人除了程普在郡中為吏以外,,出身皆非常普通,顏良,、韓當和褚燕為游俠,,張郃為良家子出身,關羽是通緝犯,,張飛是商戶出身,,他們想被舉薦為官的機會非常渺茫,他們非常感激高順提供這次機會,。
高順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宣布7人全部為軍候,各率5個騎兵屯,,享受四百石的待遇,,等獲得戰(zhàn)功之后,再提升官職,;高順承諾,,絕對不會埋沒他們的才能,他們有多大的本領,,就給他們提供多大的舞臺,,盡情施展各人的軍事才華。
除關羽提前拜高順為主公外,,剩余6人皆感動于高順的真誠和給他們的機會,,一起拜高順為主公。要不是高順,,他們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混到四百石的待遇,,這等于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所以都對高順感恩戴德,。
這7人中,,只有關羽、顏良,、韓當,、褚燕和程普是成年人,,張飛和張郃2人未及弱冠。
此后,,諸人經(jīng)過切磋,,顏良的武力值最高,關羽其次,。
顏良比關羽還大2歲,,武力值為97,高順不能勝之,,不過卻能堅持近百回合,,只有李強能輕松的收拾他。
顏良和關羽兩人也相互不服氣,,連續(xù)進行了多次挑戰(zhàn),,戰(zhàn)斗非常激烈,打的飛沙走石,,不過每次都是顏良險勝,。
眾人感覺這兩人都很厲害,至少武藝不是他們暫時能比擬的,。
張飛年輕氣盛,,不服氣,尋顏良挑戰(zhàn)了幾次,,皆被輕松打敗,。
關羽與張飛打過幾次,皆戰(zhàn)到百回合,,張飛勇猛,,打起來不要命,而關羽猛則猛矣,,卻聲稱武器不順手,,且馬匹不堪負重。
上等馬馱載關羽龐大的身軀,,非常吃力,,與此相同的是顏良,也是身高力壯之人,,有著超大的體重,,平時切磋只能步戰(zhàn),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兩人的水平,。
高順只好給他們兩人各配備了一匹優(yōu)等馬,,只是堪堪能負載,沒辦法,,只好又給他倆各更換了一匹特優(yōu)級戰(zhàn)馬,,這才能完全發(fā)揮出兩人的真實水平,兩人非常高興,,對高順忠心耿耿,。特優(yōu)級戰(zhàn)馬異常高大雄壯,令眾人非常眼紅,,而那兩匹優(yōu)等馬被張飛和程普搶走了,。
為了平衡,剩余幾人也都配備了優(yōu)等戰(zhàn)馬,。
張飛習慣用長矛,,配上優(yōu)等馬后更能發(fā)揮他的武藝。
褚燕是常山國正定南人,;顏良是常山國正定北人,。
韓當、褚燕和和程普三人,,武力值差不多,,分別為88、88和89,。
高順對褚燕非常關注,,其智力竟然達到78,怪不得歷史上能拉起百萬民眾,、穩(wěn)居太行山這么多年,,能善終且封侯。
這些人平時由高順直接帶領,,高順不在營中的時候,,則由李強負責管理,每個人帶領500騎兵,,配一名初級文官為長吏,,協(xié)調(diào)處理文案、后勤物資和薪俸等事宜,。
從招募者中提拔了18名屯長,,武力值皆超過60,高順又從系統(tǒng)中放出17位初級武官,,擔任騎兵屯長,,先把7人的隊伍完成建制,各屯自行選拔伍長,、什長和都伯,,由軍候監(jiān)督執(zhí)行。
通過3個月的招兵,,代郡都尉許福和上谷郡都尉薛銀的騎兵已滿千人,;而趙瑞和曹性的騎兵只增加了4屯義從騎兵,。
在李強的建議下,高順給高柳城的曹性派遣去了5個屯的騎兵,,給道人城的趙瑞派遣去了6屯騎兵,,讓他們騎兵總數(shù)達到10個屯;同時把兩人所轄的義從兵全部調(diào)到馬城駐扎,。
給許林送去了1個屯,,也讓他的騎兵滿編10個屯。
韓當因為長于弓箭,、騎術并且膂力過人,,且熟悉邊地民族,在李強的建議下,,高順便任命他為軍司馬,,享受六百石的待遇,被派往護烏桓校尉府任職,,帶領8屯義從騎兵駐扎馬城,。
從步兵中選拔了500人武力值超過50的身高力壯之人,被派遣到麹民處,,使得攻堅營的人數(shù)達到8個屯,,中和一下其中異族人所占的比例,便于管理,。
一同前往的還有高順的命令,,此后高柳城和道人城兩處的駐軍也歸寧城的護烏桓校尉府管轄,方便管理和指揮,,代郡和上谷郡全力進行民生建設,。
剩余2800名騎兵由李強率領,2000名步兵由房良帶領,。
2800名騎兵分別由28個屯長率領,;2000名步兵分為5個曲;騎兵屯長和步兵軍候全由初級武官擔任,。
張飛和張郃與高順年齡相仿,,所以關系更加密切,經(jīng)常進行切磋,。
張郃的武藝不是很強,,不過高順知道,其與張遼差不多,,更擅長統(tǒng)兵作戰(zhàn),,不是張飛這種猛將類型的。
此間,,刺史郭勛和廣陽太守劉衛(wèi)多次來軍營視察,,見兵強馬壯,,且官兵數(shù)量眾多,讓他倆非常高興,,感覺安全了不少,,為此,劉衛(wèi)還送來了不少糧食,、肥羊和美酒,犒勞這些官兵,。
郡中的幾家大戶,,為了交好駐軍,也自發(fā)的組織郡中的募捐,,給軍營送來了不少錢糧,。
高順向他們承諾,軍隊將在廣陽郡駐守一段時間,,一定會保護廣陽郡的安全,。劉衛(wèi)心中明白,即便他們撤回上谷郡,,現(xiàn)在交好了,,若廣陽郡有難而求助于高順,他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從上谷郡派出援兵,,旦夕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