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的第一天,,張順是不會立馬開堂的,得先弄清楚自己所做官職的義務和權利,。
燕國的官史劃分為六個等級,,分別是主官、佐貳官(即副手),、首領官,、教職、雜職,、雜役,。
主官自然是知縣,雖然在整個官吏群體中,,知縣只不過是七品芝麻官,,處于中下等。
但因其是親民之官,,處在承上啟下的位置,,在最基層的官吏中最受到朝廷重視。因而,,知縣也多用新晉進士擔任(張順的殿試有些特殊),。
佐貳官即知縣的副手,輔助知縣管理糧馬,、巡捕等事,。縣的佐貳官有兩個,,一是正八品的縣丞,,也就是劉易,一是正九品的主簿,迎接張順的郭明建,。
在一縣中,,佐貳官是地位僅次于知縣的官員,也是一縣的評分長官,。在知縣空缺時或新知縣尚未到任前,,一般都以佐貳官署理知縣的職務。有不少知縣也是直接從縣丞提拔上來,。
縣的首領官為典吏,,未入流,負責辦理本縣文書來往及收掌,,相當于藍色星球的辦公室主任,。
縣的教職有教諭和訓導,均為未入流,。但跟典吏不同的是,,雖然他們的官小,但因為是管理一縣教育的清高之職,,來源都是儒生中有學行的人,,因此,在縣中的地位頗受人尊敬,。
一個縣的雜職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管理具體事務的官員,一種是技術性官員,。
在一些縣,,根據不同情況,設有一些管理具體事務的官員,,如巡檢,、驛丞、稅課局大使,、倉大使,、織染局大使、這些官員最高不過從九品,,大多則為未入流,。地位較典吏更低。
吏員是衙門中操辦具體事務的人員,。正式的吏員都須在吏部注冊,,國家給予俸祿,但有一定的任期限制,。
燕國規(guī)定吏員只能有十名,,不過許多縣城都有超額的,比如邊城縣現有吏員就有十八名,。
吏員雖然沒有品級,,但也有高低之分,區(qū)別在于俸祿的多少,。吏員中的首領稱司吏,,副首領稱典吏。
雜役:是衙門內外辦理雜事的人員,,具體的說不是職務而是一種勞役,。
衙門的雜役眾多,邊城縣有二三百人,,一般來說,,雜役有以下幾種。
衙役:指那些在衙署中奔走聽差的衙役,,分為皂,、快、壯三班,。在所有衙門的雜役中,,衙役的地位最高,而衙役中又以快班的待遇最好,,快班中又以馬快俸祿最高,。
皂隸:是在縣衙內站堂值班看守大門的人員,其人數最少,。
快手:即我們所熟知的“捕快”,,負責緝捕,人數最多,??彀嗟难靡塾址譃轳R快和步快,即分別相當于騎兵與步兵的分別,,馬快的工食銀比步快高許多,。
壯班的衙役是指負責治安和防衛(wèi)的民壯,有一百名左右,。
倉夫:衙門中儲糧的地方為倉,,儲物的地方為庫,邊城縣有兩人,。
門子:門子是負責看守公署,、學校、壇廟等門戶的,。
禁子:是負責看守監(jiān)獄,,每縣數人到十數人不等。邊城縣編制有六人,禁子的工食銀在諸雜役中稍微偏下,。
其實他們的主要收入不明在工食銀,,而是來自犯人的常例,從而收入頗豐,。因此,,禁子也成為許多人謀職的熱門。
廚子:是負責為衙署和各部門炊飯做菜的,。這種勞役有一定技藝,,故工食銀較其他雜役為多。因廚役負責官用?料的采買,,往往借官勢以欺商賈或克扣廚料,,不但有油水可得,有時還成為民害,。
齋夫,、館夫:齋夫、館夫是負責學堂,、驛館的器物布置,、清掃和管理事務,在雜役中較為清新,,正規(guī)收入也較高,,但額外收入較少。
鼓夫,、鐘夫,、鐘鼓夫:是負責鐘鼓樓夜間擊鐘打鼓報時事務,即俗稱的“更夫”,。
馬夫:是負責官用馬匹,、驛馬等的喂養(yǎng)和使用事務。
水夫:是負責官衙飲用水的供應的瀟灑運輸事務的力役,。
遞運夫:遞運夫是設有遞運所和驛站的縣所設置的力役,,負責傳遞運送官用文書和物品。
車夫:車夫是負責駕牲趕車運送事務,。
轎夫:轎夫是負責抬官轎,。
傘夫:傘夫是給出行官員撐傘的力役。
吹手:吹手是給官員出行吹號清道的力役,。
鋪兵:是負現兵部及軍事文書和軍事物品的押運及本縣治安事務及羈押看守輕罪犯人的事務,。
城防兵:守城的士兵,邊城縣有六百多號人,,由縣尉統(tǒng)領,。
等把所有的職務都理解的差不多后,,主薄郭明建又帶著張順等人參觀了整個邊城縣。
首先自然是縣衙了,,縣衙出來前面是開案的地方外,,后面還有幾個書房,是其他吏員上班的地方,,縣令,、主薄和縣尉都是設有單獨的書房,,不過一般是不用在書房工作的,。
在后面就是縣令的休息所在了,四個房間,,一間茅廁,,一個廚房和倉庫,外加一處小花園,,裝飾都非常豪華,,想來應該是前任縣令弄的。
衙門左邊都是衙門工作人員休息的住所,,右邊是伙房和倉庫,,后邊是監(jiān)牢,監(jiān)牢是建在地下的,,上面只有一個入口,。
很快,就來到了整個邊城縣最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兵營,,駐守邊城縣的士兵休息的地方。
邊城縣的兵營共有四個,,分別建立在四個大門附近的城墻邊上,。
每個兵營可容納三百人,不過現在每個兵營里面只有一百五十人左右,。
兵營有些破舊,,都只是幾個簡單的帳篷搭建而成,里面的士兵也是參差不齊,,老弱病殘的都有,。
按理來說,一個縣,,是得有一千名士兵以上的編制才行,,但是邊城縣只有六百余人,除開老弱病殘之外,,拿得出手的恐怕也就只有三百余人,。
而且守城士兵的裝備也多是破爛不堪,,不是皮甲破裂,就是武器上生繡,,平時也是缺少操練,,
看著眼前的場景,,張鐵皺著眉頭,,暗道:“就憑這些人,剿滅山賊看來是不行的了,,還沒有捕快強,。”
以前邊城縣是沒有設縣尉的,,都是縣令一人掌握,,最開始兵營的士兵也不是這般模樣,至于原因,,那就不多說了,,明擺著的,字數已經夠多的了,,在水就要出大事了,。
劉易同樣也是面色難看,這可是他要接管的城防士兵,,如今是這般模樣,,怎能開心起來。
接連觀察了三個兵營,,個個都是如此,,劉易的面色更黑了。
走到最后一個兵營的路上,,劉易來到張順面前,,想了想,低聲說道:“大人,,這城防士兵的裝備方面可得多多幫助呀,。”
張順聽見稱呼先是一愣,,隨后了然,,如今已經正式上任,在外面確實是要用正規(guī)的稱呼,。
想起張鐵搜刮的一些裝備,,張順點了點頭,“恩,,放心吧,,城防士兵可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不過在這方面,還的與我哥說一說,?!?p> 來到最后一處兵營,眼前的場景確實讓張順等人都耳目一新,。
兵營一樣是破舊不堪,士兵的身上的皮甲也是有些破舊,,不過手中的武器卻是閃爍著寒光,。
兵營中的士兵都在一人的帶領下操練著,邁著整齊的步伐,,揮動著手中的刀刃,,發(fā)出整齊的叫喊聲,。
驚喜的看著眼前的一幕,,劉易連忙問向一旁的郭明建,。
“郭大人,這處軍營為何如此不同,?”
“劉大人可知帶頭操練的人是誰嗎,?”
郭明建沒有回答劉易的問題,反而指著兵營中,,帶頭操練士兵的人,,一臉的怪異。
張鐵等人都好奇的看了看帶頭之人,,帶頭之人二十來歲,身高八尺有余,,臉型四四方方,,眉頭也是有些寬大,手中拿著一把亮銀槍,,一招一式的操練著身后的士兵,。
劉易搖了搖頭,疑惑的看來一眼郭明建,,“郭大人,,我怎么會知道他是誰,我才剛到這里呢,?!?p> 郭明建倒是有些驚訝,沒想到劉易等人居然都不認識帶頭操練之人,。
搖了搖頭,,郭明建一臉怪異的說道:“這位不是別人,正是殺了上一任縣令的燕北辰,。”
“什么,!”
PS:這章我承認,,,我水了,,但是,,,,,,,,這是必須要介紹的,。就讓我水這一章,,直接介紹完邊城縣的官員狀況,也是讓大家對邊城縣的職務有所了解,。
不要打我ヽ(≧Д≦)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