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馮小剛的電影《芳華》,,嚴(yán)歌苓的著作,,跟爸爸和侄女一起看,第一次三代人一起看一部片子,,我坐中間,,一老一小坐兩邊。這樣的故事浸著紅綠的鮮艷色彩,,一切都那么高漲又那么矜持,,雖然經(jīng)歷不一樣但還是深深地打動了我們。
看到父親帶糖果給女兒時,,爸爸說那時候一點糖果就是最好的禮物,,生于1950年的他感觸最深,只記得幼年時曾被父親抱過的溫暖的朦朧記憶,,加上物質(zhì)匱乏,,他自然對里面的情節(jié)感同身受,我感覺到他在擦眼角,,而1993年生的侄女在一邊問是什么意思,,她8歲時父親行為救森林火災(zāi)而犧牲,看到電影里的何小萍因為沒有感受過父愛而落淚時,,90后的侄女在一旁不停地抽泣,,兩邊都被畫面情節(jié)感動,我在中間也感動于人間真情,,但明顯沒有他倆激動,。沒有父親的人生不知有多艱難,特別是在童年和青年時期,,穿過蒼茫歲月,,父親歷經(jīng)苦難的斑駁內(nèi)心有怎樣的對父親的懷想和遺憾,,侄女青春稚嫩的內(nèi)心又有怎樣的對父親的思念和幽怨,。
電影里的劉峰是那個年代活**的代表,是世人眼中的好人,,他再做怎樣的犧牲都是應(yīng)該的,,因為那本該就是他的樣子,人們不能接受他除了做好事還有自己的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他的純真的愛情夢幻瞬間被流氓行為代言清掃到垃圾堆里?,F(xiàn)實中也不乏這樣的事,而一些刁鉆刻薄的人反而過得風(fēng)生水起,,好人沒法復(fù)制,,沒有這個土壤,但還是有那么一些人愿意選擇遵從內(nèi)心的聲音,不添以加工和渲染,,然后盡快轉(zhuǎn)身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也許留下姓和名就是災(zāi)難的開始,哪個人又能保證一生都油鹽不進(jìn),,被膜拜的圣人還做過不齒的事呢,,但是我們的生活不允許人犯錯,一旦犯錯,,所有的功勞都被掩埋,,而錯誤就大張旗鼓的走街串巷,蠱惑人心,,那好人呀鐵骨錚錚也再難熬過唾沫星子,。劉峰的生活到處被責(zé)難,木匠的兒子再怎樣也不被人看起,。他在社會的最底層爭取活著的尊嚴(yán),,誰又會多聽一句他的苦衷呢。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不總是由金錢和權(quán)力去衡量的,,這話聽起來很酸,,那又怎樣,我就是覺得除了這些還有更多的值得擁有的東西,,所以,,總是給即將成年的孩子們說,人生不是接受別人的成果和施舍,,而是自己辛苦奮斗來的甜蜜,。
劉小萍在部隊上的遭遇是凄苦的,先是被人排擠捉弄,,對父親的愛對劉峰的情都得不到釋放,,在救死扶傷中的事跡渲染使她精神崩潰,幸好她康復(fù)最終和心愛的劉峰在風(fēng)雨后走到一起,,在平淡中感受難得的溫暖,。這也只是電影的溫情結(jié)局,生活遠(yuǎn)比電影豐富充滿更多的不可能,,但我們愿意制造這樣灰色童話般的溫馨結(jié)局,,愿意等待和期盼這樣的撮合,在這寒冷的冬夜,,這樣才讓更多的人得到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