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大青山的方向一路爬山涉水,,繞過灌木叢,爬過陡坡,,踏平雜草,,原本看起來不遠的大青山總算近在眼前了。白猿居住的深山離這與外界相通的大青山委實有段距離,,一般人打獵也不會去到那么遠,,以免迷失方向,夜晚趕不回家,,除了藝高人膽大的獵人準備齊全才敢在山中逗留幾日,。雖說都是山村人家,可是此山非彼山,,就算現代社會,,誤撞入深山野林也是很危險的。
梨花一路盡量都自己走,,只有太險要的地方她人小過不去才會讓李疏抱過去,。這時天色已經有些昏暗,眼看著太陽就要落到山后頭,,還得再翻過一座山才可以到家,。
“哎呀”梨花腳底一滑雙手胡亂扒拉著就要滾下山去,桃花趕緊拉住她,,誰知自己也站立不穩(wěn)就一起往下滑去,。好在這邊是個有點凹陷的小山坡,嘩啦沒兩下就到底了,,除了手腳擦破點皮并無大礙,。
李疏三兩步就跳了下來,查看沒有哪里傷著就倒出酒精幫她們消毒,?!斑祝瑐谠趺春诼槁榈南衲嗣夯乙粯??!崩钍杼匾舛琢讼聛聿榭吹孛妗,!肮烙嬤@里是有個露天煤礦呢”“那我們既不是可以挖煤發(fā)家致富了,?還真是因禍得福!”桃花喜道
“你還想向山西煤老板一樣做土財主啊,,想得倒美”李疏笑道,。“你忘了白居易的賣碳翁,,伐薪燒炭南山中了,,大戶人家冬日取暖用的都是木炭,,更高級的是無煙的銀絲碳,像這山里的普通人家平日撿拾紫火也夠燒了,,誰會吃力不討好來挖這煤啊,。煤炭可不像木炭一樣好燒,大塊的難燒著,,小塊的容易冒黑煙,,遠比不上木炭取暖用得方便”
“哎,那不是空有寶山無用處嗎,?”桃花嘆息道,。“也未必如此,,我想到個注意了,,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做蜂窩煤,也是推廣新能源了,,做得好應該也不愁賣錢的,。”李疏想了會說道,。還是先回家吧,,容我再想想,等明天天色好點我們再來看看,。
李疏好好琢磨了下,哪怕在現代社會,,蜂窩煤依然活躍在餐飲行業(yè)中,,由于價格實惠燃燒價值高而深受一般小餐飲店的厚愛。在這朝代蜂窩煤形狀規(guī)則,,使用便捷,,燃燒值高,可以完爆木炭,,走入王公貴族的臥室和廚房完全不是問題,。一旦在富貴人家那里打開市場,規(guī)?;獙е鲁杀窘档?,蜂窩煤爐走入尋常百姓家,也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蜂窩煤的做法并不困難,,對于他們現在缺乏勞動力和各種資源的條件下,生產出售蜂窩煤無疑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一種方法,。制作蜂窩煤,,再配上帶有通風管和更好保溫絕熱功能的蜂窩煤爐,,市場前景還是廣大的啊,占據了能源市場也有了立根之本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用蜂窩煤爐生火做飯開始風行中國城鎮(zhèn)。因為燒蜂窩煤的煤爐不僅小巧靈活,、方便快捷,,使用起來還干凈衛(wèi)生、節(jié)約能源,。所以它一出現,,對于住樓房卻舍不得用煤氣燒火做飯的家庭來說是一大福音,同時也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李疏小時候雖是住在縣城不過也是打過煤爐的,,大概的做法他也知曉,只要再做個煤球機出來,,就可以做出平整美觀的蜂窩煤了,。
原來的老式煤爐燒的是煤球或者煤餅。當時的煤球可謂實至名歸,,因為不管是煤球還是煤餅都是實心的,,中間沒孔,這種煤球燃燒不充分,,熱能利用效率不高,。后來發(fā)明了中間帶孔的圓柱形“煤球”。新式煤球燃燒迅速,,火力旺盛,,深受人們歡迎。
第二天一大早,,李疏先是去挖了一擔黃膠泥回來放在院子里晾曬,。做蜂窩煤不但要有好煤還要有好土,摻土是為了給煤球塑形,。土就相當于煤球的“骨頭”,,更重要的是這種土能使煤球燒透,做飯的時候返火快,,火苗旺,。李疏和桃花小時候最喜歡玩這種黃泥土,不像現在的小孩花錢買各種橡皮泥水晶泥不粘土之類的東西回來捏,。只要去河邊田野隨便一挖就能弄回一堆黃膠泥,,這種泥土粘性大砂石含量小,揉揉甩甩就可以做城墻坦克等,,夠小朋友晚上大半天的,。
把黃膠泥攤開晾曬,,李疏和桃花又去昨晚的地方挖了幾擔煤回來。如果煤里有大塊的炭還必須把它們砸成小碎塊,,為的是和煤的時候容易上勁,,也利于煤球的成型。等黃泥曬干了就可以按4:1的比例往煤里摻土了,。用鏟子把煤和好,,把拌好的煤灰用手抓一下,抓起來感覺松散才可以,。然后用雙手捧起來攥,,能攥成形即可。
接下來就可以打煤球了,,由于還沒有煤球機,,李疏就找來了粗大的竹筒和較小的空心竹竿,方便把煤球打成圓柱體后在上面打孔,。
把打好的煤球小心的擺放在院子里晾曬,,等到曬干了就可以使用了。沒有煤球機,,只好慢慢的煤灰往竹筒里塞緊再打孔了慢慢的倒扣出來,。李疏決定等做完這批一定要找早去找鐵匠打個煤球機出來才得,要不實在太費功夫了,。煤球機就是一個簡單的能手動做活塞運動的鐵器而已,,畫好圖紙把原理說清楚,好的工匠應該可以打得出來,。
等到把那一小堆煤灰都弄完,,天都要黑了,李疏三人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桃花這時候多盼望小杏花就在身邊啊,,那就有現成吃的了,。好在過年時候包的粽子多,,這時候拿出來直接熱著吃,省得再煮飯燒菜了,。
杏花一行自從搭上了水蓮兩主仆就開始日夜兼程趕路,。只有路過一大城鎮(zhèn)的時候才稍作停留采買補充食材,有時候夜了趕不及到村落只能勉強在馬車上歇一宿,。仙婆幾人倒是習慣露宿野外的生活,,只個帳篷點燃篝火,有人輪流守夜就又打發(fā)了一宿了,。
這天她們行到了臨安縣,,水蓮要求在這里歇一天,,車馬勞頓自家自小嬌生慣養(yǎng)的公子可吃不消,連她骨頭都快散架了,。仙婆幾人也是一臉風霜滿身疲憊,,除了最小的杏花反而精神抖擻,只要睡一覺起來就神采奕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