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聞姊來(十)
轉(zhuǎn)天就是朝會之期,,拓跋燾專門派人通知阿木一定要去,。阿木心知肚明,,拓跋燾這回是真想對北涼動手了,,要不,,也不會讓自己剛回京就早起上朝,。
“眾位愛卿,!北涼王沮渠牧健,,膽大妄為,竟敢對朕的御妹,,武威公主下毒,。幸好武威公主福澤深厚,才保住了一條命,。朕意,,要好好教訓(xùn)教訓(xùn)北涼!眾愛卿以為如何,?”
眾大臣只是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并沒有一人發(fā)言,。拓跋燾有點不高興,,給阿木示意。
阿木只好起身“陛下,!既然要對北涼用兵,,依臣下看,不如直接把北涼并入我朝疆域,?!?p> 底下眾臣嘩然,穆壽出列“花木蘭,!你說得輕巧,!如今,司空長孫道生帶著大軍正在圍困和龍城,,一直沒有進(jìn)展,。哪里還有足夠的大軍攻打北涼?”眾臣都附議,。
阿木等底下稍微安靜了點,,接著道“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只好由我親自出征了,,只要帶魏虎三萬人馬,我就能拿下北涼,!虎賁軍有十五萬,,守衛(wèi)京城有十萬就差不多了。只要分出一少部分,,把魏虎部換回,,就可以了!”
拓跋健出列“駙馬,!這么辦倒是沒有問題,。只不過,你帶三萬騎能拿下北涼嗎,?要知道,,涼州鐵騎,天下無雙,。就算不是你的對手,,一旦你無法將之一舉擊潰,進(jìn)而形成對峙的話,,補(bǔ)給就是個大問題了,。”
阿木點點頭“我雖然有把握拿下北涼,,卻并無把握速戰(zhàn)速決,。這個補(bǔ)給,確是問題,?!?p> 都曹尚書李順出列道“陛下!這北涼地處偏遠(yuǎn),,荒涼無比,。只能靠雪山上的雪水澆灌,才能有一點點糧食收獲,。實在不宜出動大軍征伐,,得不償失!”
阿木雖然沒有考察過北涼,,但看北涼王宮和姑臧城的規(guī)模,,怎么也不可能僅僅靠雪水澆灌得點糧食的樣子啊,!正要發(fā)言,,旁邊崔浩起身道“陛下!《漢書》地理志記載:涼州的畜產(chǎn),,天下最為富饒,。如果那里沒有水草,牲畜怎么繁殖,?另外,,漢朝絕不會在沒有水草的土地上興筑城郭,設(shè)置郡縣,。李順此言,,實在荒謬!”
李順聽了,,頓時急了“耳聞不如親見,!我先后十三次出使北涼,親眼見到。司徒大人你只是從書上看來,,有什么資格說我,?”
崔浩笑道“你接受了沮渠牧健的賄賂,所以替北涼說話,。你以為,,我沒有親眼見到你收受賄賂,就會被你蒙蔽嗎,?難道沮渠牧健只向你一個人行賄嗎,?”
李順急了“你……你有什么證據(jù)?”
崔浩回道“陛下,!此事臣確實沒有證據(jù),。不過,當(dāng)年沮渠蒙遜曾派人給臣送黃金四十斤,,臣沒有收,。因此推斷,這李順定是收了沮渠氏的好處,,才如此說的,。”
拓跋燾不置可否“算了,!”向旁邊拓跋晃問道“太子有何看法,?”
拓跋晃起身回道“兒臣認(rèn)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雖然駙馬有把握打下北涼,,但后勤補(bǔ)給實在沒辦法。北燕快二十萬大軍,,已經(jīng)征調(diào)了近三十萬民夫,,如果再行征調(diào),駙馬怕是得再向劉宋借糧了,!”
阿木很是奇怪“怎么會差這么多,?我當(dāng)時也算過,應(yīng)該用不完??!”
拓跋晃解釋道“今年黃河決堤,河南糧食減產(chǎn)兩成,。如果再把今年的收成算進(jìn)去,,怕是就不夠了!”
阿木都無語了,,總不能再去跟劉宋借吧,?好說了兩家是敵對關(guān)系,,我沒有糧食了,你先借我點,。還要不要臉了,?
崔浩起身道“陛下!此事其實也有辦法解決,!”
拓跋燾聽了來精神了“愛卿快快道來,!”
崔浩回道“陛下!我朝寺廟眾多,,其中,僅京城一處,,就有大小寺廟百余座,,僧侶有近兩萬人。其下田產(chǎn)上萬傾,,依附人口奴仆等不下十萬人,。這些人口和田產(chǎn)是不需要向國家交納賦稅的。長此下去,,臣擔(dān)心,,佛門勢力會危及到朝廷。所以,,臣想,,讓五十歲以下沙門全部還俗,以解決征伐北涼民夫不足的問題,。并按其田產(chǎn),,收繳賦稅!”
“這怎么可以,?”拓跋晃第一個反對“佛家乃是濟(jì)世度人之所,,豈能強(qiáng)迫?”
崔浩微微一笑“太子殿下,!這個佛門濟(jì)世度人不假,,可也應(yīng)受到管制。如若世人都入了沙門,,便能躲過征役勞役,。國家又靠什么生存呢?”
拓跋晃爭辯道“如果對佛祖不敬,,降下災(zāi)禍,,豈非更加得不償失?”
崔浩昂然道“陛下受命于天,,乃是太平真君轉(zhuǎn)世,,豈是佛家降災(zāi)禍所能妨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