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簡單人物介紹
對于他們這種還掙扎外溫飽線上的貧民來說,,吃飽是第一要素,只有那些高門大戶,,世家大族,,才會進一步去追求食物的味道,提升生活品質(zhì),。
這里面牽扯的仍是錢權(quán)問題,。
很可惜,趙玉所在的上哇村趙家,與錢權(quán)兩樣都不沾邊,。
在這個時代,,他們一家人的日常勞作無非就是為了能活下來,至于在活下來之上,,其它更好更高的追求,,僅存在于夢中。
李氏半蹲著身體,,低著頭將地上那些活蹦亂跳的魚,,一條條撿起來,清理干凈,,跟著扔到一旁用來曬魚的草席上,。
一邊撿著魚,李氏一邊琢磨晚上吃什么,。
家里人多,,每每一到吃飯的時間,都足夠愁人,。
這也托了這些年風調(diào)雨順的福,李氏和趙福祥這輩子生的五兒兩女都活了下來,。
其中兩女趙金燕和趙銀燕已經(jīng)嫁人生子,,兩個閨女都隨了她的長相,圓臉大眼,,珠圓玉潤,,有福氣還討喜,嫁的都是城里的人家,,日子過得不錯,,這也是李氏最為驕傲自豪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城里還有讀書做工的兩個雙胞胎小兒子趙善行和趙善宇,,兩人年紀不大,沒有娶親,,也不在家,。
家里除了他們老兩口,就剩下三個已經(jīng)成家生子的兒子,。
其中老大趙善林,,身為他們老趙家的長子,長相隨了趙福祥,,最為老實本分,,踏實肯干。
如果分家,他們老兩口不出意外,,是要跟著老大一起生活的,,所以,在娶妻方面,,李氏給趙善林定了下哇村的劉家,。
上哇村與下哇村隔水相望,距離不遠,。
當初李氏托媒人求娶時,,也是考慮了這一點。
而且劉家風評不錯,,劉氏的爹娘也是那種老實肯干的人,,加上媒人的說和,就這樣,,相看兩次,,李氏排板定下了劉氏作為家里的長子媳婦。
等趙善林將劉氏娶進門后,,李氏也暗地里觀察了許久,,確定劉氏除了某些小毛病外,沒什么大的缺點,,長子媳婦還是撐得住,,這才放下心來。
劉氏也爭氣,,嫁給趙善林十三年,,生下一兒兩女。
其中,,大兒子趙明威也是他們老趙家這一輩的長孫,,今年十二歲滿,正在城里的私塾讀書,。
余下的兩個女兒趙冬梅和趙冬雪,,一個十歲,一個七歲,,半大年紀,,也是家里的半個勞動力,李氏給這兩個小姑娘分配了活,,平日里姐妹倆都會上山割豬草喂豬,。
當然,因為趙冬梅已經(jīng)年滿十歲,,過兩年就要開始相看人家,,最近這段時間,,劉氏每天晚上都會給家里的大女兒額外補課,主要還是女紅,,日常輪到劉氏做飯,,也會將大女兒帶在身邊親手教學。
古代這種貧瘠的時代,,男耕女織的文化最為穩(wěn)固,。
所以,在他們需要上交的一系列苛捐雜稅中,,也有布稅,。
布稅算在田賦之中,朝廷對布稅要求嚴苛,,若是按時交不上朝廷收的布,,抵的銀錢就要高出布匹價值的整一層,這同樣也是他們除開田稅之后,,需要交稅的大頭,。
不是劉氏不想交大女兒紡紗織布,只怪劉氏只是普通農(nóng)婦,,家里人也不是織女出身,,周圍更沒有這樣的親戚,壓根沒這個技能,,且織布機也貴,,以老趙家的錢財根本負擔不起。
以至于他們老趙家在上哇村生活了幾十年,,每年交稅,都是靠著手里攢下來的銀錢在抵,。
可以這么說,,別看他們現(xiàn)在賣魚賣的歡快,一年到頭,,賣出來的這些兒魚錢怕是都會賠到那些布稅里,。
這里還要多說一句,不單說劉氏不會織布,,生活在這片大環(huán)境的大部分貧苦農(nóng)婦都是不會這種高端技能的,。
畢竟織布這種技術(shù),是專屬于上層社會的技術(shù),,在這人人有寶貝都當傳家寶,,絕技秘不外傳的情況下,想要學會織布這層技術(shù),,也就只比跨越階層輕松一點點,。
整個上哇村除了鄒里正家的里正夫人,,就沒有一個會的。
而且里正夫人也僅僅會一個皮毛,,平日里織出來的布還都是連普通莊戶上身都嫌硬的粗布,。
就這樣,里正夫人仍然是所有上哇村女性眼中的偶像,,不少未出嫁的小娘子和已出嫁的小婦人都暗自羨慕里正夫人的手藝,。
只可惜,里正夫人將這門織布的手藝看的太緊,,哪怕她出嫁的兩個女兒都沒學到,,就更別提嫁進來兩個兒媳婦,甚至連兒媳婦進織布房都不行,。
直到現(xiàn)在,,整個里正家里也就只有里正夫人一人會織布,里正夫人每天需要干的事,,就是織布織布織布,。
嗯,沒錯,,里正夫人除了織布外,,連飯都不用做。
這也是村里面大姑娘小媳婦羨慕的原因,,在家里坐著干活總比頂著大太陽天天拋頭露面強,。
可以她們沒有手藝,也只是羨慕羨慕,,日子依舊照常過,。
說完了大兒子,接下來就是二兒子,,趙善川,,這也就是趙玉的親爹。
相比大兒子,,李氏對二兒子趙善川的關(guān)注明顯少了許多,,加上趙善川想的又是一副老實巴交,不怎么愛說話的啞巴性格,,可以說存在感很低了,。
不過存在感再怎么低,他身為李氏的親兒子,,到了該要娶親的年紀,,李氏也不可能不管。
就這樣,,李氏依舊托了之前的媒人,,幫忙相看,。
和劉氏的要求不一樣,對于二子媳婦,,李氏沒什么要求,,不過考慮到分家,又加上自家二兒子的沉默性格,,李氏還是決定找一個能說話的,,起碼不能找兩個不喜歡說話的啞巴,到那時候,,日子過得多難受,。
但同樣的,這兒媳婦的主意不能大,,不能壓在她兒子頭頂,。
可以這么說,李氏為了趙善川的婚事操碎了心,,前前后后忙乎了小半年,,最后定下了距離他們上哇村幾十里外的大高莊袁家。
袁家大高莊的獵戶人家,,袁氏模樣長得好,,能說話,心眼少,,就是家里沒地,,和莊稼人比,有些窮苦,,但這不重要,,袁氏很是符合李氏的要求,李氏當場就拍了板,。
就這樣,,袁氏嫁進了趙家。
嫁進來九年,,同樣生了一兒兩女。
大女兒趙玉,,八歲,,小女兒趙霞,五歲,,還有一個小兒子,,趙明騰,才三歲,。
也是因著大女兒趙玉年紀不小了,,平日里袁氏也開始學著長嫂劉氏的做法,,給趙玉額外補課。
趙玉的后腦勺為什么被磕,,就是在做飯的時候不小心,,后仰倒下去,直接磕到了凸起的地面,,這才出了事,。
當然,也是因為趙玉出了事嚇了袁氏一跳,,以至于這兩天袁氏下廚再也不敢?guī)иw玉,,趙玉除了喂雞之外,便開始清閑下來,。
最后一個成家的,,就是老三趙善河。
相比前面老實肯干的大兒子和沉默寡言的二兒子,,李氏對三兒子最愁,。
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趙善河太中庸,,脾氣卻很暴躁,。
沒有什么突出的優(yōu)點,就是干啥都還湊活,,卻沒一樣能拿的出手的東西,。
當然,如果是這樣還行,,但偏偏趙善河自己長得一般,,還偏偏是一個顏控,就喜歡長的好看的,。
當時趙善河和李氏提要求的時候,,李氏當時就噴了趙善河一臉口水,也不看看自己長得那是什么德行,,還天天做夢,,就是欠打!
不過欠打歸欠打,,趙善河的執(zhí)念太重,,在媒婆介紹了幾個都被他自己攪和黃了之后,李氏也不得不妥協(xié),。
這也導致了李氏為了給趙善河結(jié)親,,足足結(jié)了小一年。
最后,,才定了本村的程家,。
下定的時候李氏咬牙切齒,,訂完之后趕緊娶親,差不多和老二趙善川前后腳的進的門,。
?。ㄠ牛w善河知道自己娶親困難,,所以提的時候,,特意比趙善川早半年,李氏氣的心肝疼)
程氏沒什么突出的優(yōu)點,,各方面都很平平,,但她就是長的足夠漂亮,亮眼,,高骨架,,大臉盤,濃眉大眼一看就是個有福氣的人,。
只不過程家就不怎么靠譜,,而且為了閨女的婚事,老兩口滿天要價,,最后李氏還是為了趙善河不得不同意,,花了兩個兒媳婦下定的錢才將程氏給娶回來。
呵,,這還是程家老兩口看在他們老趙家風評好,,打的友情折扣價呢。
話說出來,,當時就把李氏氣的躺在炕上好幾天沒下地,。
這親結(jié)的,可以說除了趙善河滿意,,剩下的誰都不滿意,。
娶進來都是為了過日子,程氏也知道自家爹娘不靠譜,,給李氏伏低做小的好一陣子,,才將這事翻過去。
程氏嫁進來九年,,生了兩兒一女,。
大女兒趙春花七歲,剩下的兩個雙胞胎兒子趙明浩和趙明智都是五歲,。
眼下程氏又懷了,雖跟著大嫂二嫂一起在河邊干活,,李氏也沒讓程氏太累著,,就是幫忙撿撿魚,,大部分時間都在岸上幫忙遞桶。
因為還有兩個小的沒成家,,所以老趙家也就還沒分家,,家里的大人孩子一大片,每天光是做早晚兩頓飯都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眼看著就快要到了做晚飯的時候,,偏偏家里的三個兒媳還在河邊打魚,一時半會也脫不開身回來做飯,。
一想到這里,,李氏就覺得太陽穴嗡嗡的疼,更愁的不行,,也不知道今天晚上吃什么,。
總不能糊弄,家里的老少爺們今天賣魚忙乎了一天,,累的很,,怎么樣都得吃點好的補補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