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投其所愿
原來他們是按著趙王不敢赴會做的安排,,沒想到趙王卻來了。
所以對怎樣威脅逼迫趙王就準備不足,,只得臨時現(xiàn)安排幾樣。
按原計劃是最后把趙王扣留,。
但據(jù)諜報,邯鄲已立太子為監(jiān)國,,事先就做了被扣的準備,;
護駕的趙軍精神抖擻、斗志昂揚,,附近山林中也有幾處地方發(fā)現(xiàn)趙軍蹤跡,,不知伏下多少兵馬。
趙國的騎兵很不好惹,,深恐畫虎不成反受天下恥笑,有損秦的威信,。
因此,,盡管外交上又吃了虧,還是決定取消軍事行動,,簽訂“和約”,。
并以王孫“異人”質(zhì)于趙,以最友好的姿態(tài)禮送趙王,,各自回國,。
讓秦王狼狽不堪地碰了一鼻子灰,使趙國上下消除了“畏秦”心理,,對趙國來說是取得一次鼓舞人心的巨大勝利,。
正是“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
與赴會前的凄悲心情相映,,君臣們則是滿懷喜悅地返回邯鄲。
如果說在“完璧歸趙”的斗爭中,,藺相如的形象還是通過別人的敘述來描繪,。
“澠池會”上,趙惠文王則親眼目睹了藺相如以怎樣的大智大勇,。
在刀刃劍尖上制服了秦王,,不禁感慨萬分:
“藺先生真抵得上十萬雄兵啊,!”
所以歸國后論功行賞時,,以藺相如為第一,進位上卿并代平原君為相國,,位居百官之首,。
任何人的成功,,都能得到正面的表揚,也會受到負面的議論:
“誰在當時都會挺身而出,,換個人,,還興許能逼著秦王投降呢!
他還是膽??!”
“他有什么膽子?
還不是仗著趙奢的護駕軍撐腰,,才敢裝大膽,?”
“哼!有什么了不起,?僥幸而已,!”
“能升官,主要還是一路上把大王服侍舒服了,,‘舐痔者受上賞’嘛,?”
這些話很難聽,卻只不過是某些人在暗地里嚼舌頭,,以發(fā)泄自己心理上的不平衡,。
而廉頗的門客中,卻有本領(lǐng)在大將軍的胸中點燃一股火,,燒到藺相如的身上,。
給他制造災難,其中最積極的叫郭開,。
這位郭開何許人也,?
他的出身很難說清,他的父母早亡,,又沒什么宗室近親,。
在缺乏社會福利事業(yè)的當時,一個孤兒居然長大成人,。
后來還在《史記》中出現(xiàn)過,,可以揚名萬世,確不非凡,。
由于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還在繆賢門下時的藺相如。
他們這些社會底層的人很難進入豪門貴府,,就哀求藺相如把他介紹給繆賢混口飯吃,。
當繆賢因為“和氏璧”惹惱趙王正惶恐不安時,他認為繆賢從此一蹶不振,,鬧不好還會受牽連,,便趁亂離府,,改換門庭;
此人善交際,,早就跟廉頗的門客拉上關(guān)系,。
于是又托人把自己介紹進廉府。
廉頗此時如日中天,,聲名顯赫,,能進入他的府中,對于“食客”來說,,是提高了一個檔次,。
善于見風使舵攀高枝的,必然都精通“拍馬術(shù)”,。
郭開進入廉府后,,似乎什么都會干又什么都肯干。
外出,,則隨在鞍前車傍,;
到家,就忙著端水倒茶,,忙忙碌碌地比童仆還勤快。
他最突出的特點是善于揣摩人意,。
時間不久,,便把廉頗的性格愛憎、飲食起居等等都揣摩清楚,。
以致廉頗進家剛剛坐下,,朝桌上瞅一眼,他就知道應(yīng)該是端菜還是上水果,。
真可謂體貼入微,、事事如意;
而且他的口才也不錯,。
廉頗悶了,,他就講些市井中的花邊新聞,說幾句半粗半細的笑話,,倒也挺能調(diào)劑氣氛,。
而且陪著聊天,又不全是隨聲附和,、唯唯諾諾,。
有時故意搞點“分歧”引起爭辯,卻迎合廉頗的口味,。
廉頗常說:
“我最厭煩那些溜溝子,、拍馬屁的小人,!”
郭開就長嘆一聲:
“唉!天下如大將般耿直的能有幾人,?”
廉頗得意地哼了一聲:
“真不多,!”
所以郭開終于能成為廉頗面前離不開的人。
但廉頗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肯重用“心腹”,。
因為他負責軍事部門,而軍事部門關(guān)系到國家的存亡,。
他深知郭開這類人只適合當“食客”,。
盡管喜愛他們,卻不能容忍軍事部門里有“無用”的廢料,。
郭開意識到自己在廉頗府中“前途渺?!保峙乱斠惠呑硬蹇拼蛘煹男〕?。
突然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
藺相如因護壁有功,,封為上大夫,這在門客隊伍中無異于投下一枚“重磅炸彈”,。
立即掀起軒然大波,。
有人羨慕、有人嫉妒,,議論紛紛,,郭開也是又喜又恨。
喜的是老朋友當上“大官”自己就有了“出頭之日”,;
恨的是自己不該目光短淺,。
若留在繆賢處,也可能弄個“送寶使”當當,。
便是“副使”也能跟著沾點兒光嘛,!
不過藺相如的官兒畢竟沒廉頗大。
權(quán)衡再三,,他還是難以取舍,,所以沒“跳槽”。
這回好了,,藺相如當上相國,,有權(quán)有勢。
從手指縫里漏出個官兒帽子讓自己戴上,,都比在廉頗這兒成天笑臉相迎地當奴才強,!
何況,也許能給個“副相”,?
藺相如完全像個老朋友那樣招待他,。
但提出“幫一把”的問題后,,藺相如卻很不夠“交情”,只答應(yīng)推薦他到某個部門去當“小跟班”,。
等做出貢獻再相應(yīng)提拔,。
郭開夢想的是一步登天、飛黃騰達,,所求甚大,,而藺相如給的“底兒”太低,根本滿足不了他的欲望,。
再三哀懇還是沒什么效果,,一怒之下,又回到廉頗府,。
這回他還是“恨”,,但不再恨自己,而是恨藺相如,。
“來而不往非禮也”,。
你既然不夠意思,就別怪給你點兒顏色瞧,!
當然他自己對藺相如的威脅只是背后臭罵,。
但廉頗的能量很大,可以挑動廉頗整他,。
不把他拿下馬,,也不能讓他舒舒服服地當相國!
“群眾輿論”需要反復地輸入到“接收對象”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這是“進讒言”的一個技術(shù)要點。
雖然“謊話重復一百遍就成了真理”,。
但謊話只靠自己聲嘶力竭地去喊叫并不可能被聽眾們接受,。
所以他需要擴大宣傳。
于是采取多種形式,。
在廉府的食客中串聯(lián)了幾個臭味相投的人,,在不同場合“投其所愿”向廉頗吹風。
“不讓他動火,,我不姓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