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逃亡入秦
“謁者”是當時一種專業(yè)的外交使節(jié),屬于“無任所大使”。
但比大使的級別低得多,,僅高于“信差”,。
干的也是跑腿兒的差使,往返于各國之間,,答對禮節(jié)上的應酬。
哪怕明天我就要攻你,今天仍派謁者去致以“最親切的問候”,。
而且頻頻舉杯,握手言歡,,以麻痹對方,。
有時戰(zhàn)爭爆發(fā),迫不及待,,“謁者”來不及逃脫,,因而成為犧牲品的也不乏人在。
他們大多是糊里糊涂地送命,。
有的則是明瞭上級意圖,,但無論是“糊涂”還是“明白”,送死都是“天命”,,必須硬著頭皮去闖,。
所以楚王派申公投國書于宋而使鄭。
明知就是要以自己的性命為導火線引發(fā)楚,、宋間的戰(zhàn)爭,,他卻必須為“國”舍命而使。
后來的謁者學乖了,。
他們利用出使的機會,,與各國的權勢重臣、社會名流卑躬曲交,,以求危急時能得“緩頰”保住自己的小命,。
信陵君無論國內(nèi)地位還是“國際”知名度都很高。
所以王稽每到魏國,,都要畢恭畢敬地來拜望,。
一般情況下信陵君對秦使的態(tài)度比較冷淡,僅是禮貌性的略作寒暄,,再贈些土特產(chǎn)和食品便端茶送客,。
這次卻不同以往,不但陪著閑聊了小半天,,中午還留飯,。
不在于酒菜的豐盛,,這個“面子”實在太大了。
達官貴人都很難得到這種規(guī)格的待遇,,王稽受寵若驚,,以致語無倫次。
要知“謁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鼓唇弄舌說假話,,所以都是伶牙俐齒之輩,。
面對一國之主,甚至險象環(huán)生之時,,也都“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從容不迫,。
怎么今天信陵君給了個“好臉兒”就如此失態(tài),?
未免太丟人了,!
王稽連忙做了幾次深呼吸,,運功力調(diào)整心態(tài),才總算恢復平靜,。
但款待升級,,表明自己與信陵君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王稽仍興奮不已,。
可惜,,他忘了“禮下于人必有所求”的古訓,即便豪爽如信陵君,,也不會無故請他“搓一頓”,。
酒過三巡,信陵君把話題拉入主題:
“王大夫,,無忌有一事相求,,不知能否答應?!?p> 原來如此,,王稽的頭腦變得冷靜了。
但天下都是人求信陵君,,今天信陵君居然求到自己頭上,,也是萬分的榮幸。
連忙站起躬身:
“公子有何驅(qū)使,,一句話而已,,何言‘相求’二字?”
信陵君笑著招招手:
“大夫請坐,,無忌有個朋友張祿才華蓋世,,因大梁狹淺,,不足大展其才,想到貴國去一試其鋒,。
不知大夫可肯提攜并介紹給秦王,?”
信陵君的朋友要到秦國去似乎不必求我,這后面還隱藏著別的吧,?
想到這兒王稽試探著問:
“此乃舉手之勞,,只是下官車陋馬劣,一路上豈不委屈張先生,?”
他的用意很明顯:
你有的是好車,、好馬、好朋友,,為啥偏要我?guī)兔Γ?p> 當時無論軍人參戰(zhàn),、官員出使,一切需要都是自備,,王稽的經(jīng)濟條件差,,車馬檔次確實不高。
信陵君明白王稽用意,,實際上也不準備全瞞著他,,先招手令從人抬上百鎰黃金:
“實話實說,張祿與魏相國有點兒小矛盾,,又不愿意同他解釋,,所以才想搭乘您的車游秦。
秦,、魏友好,,秦使一般不會受到盤查,對您沒有什么麻煩,。
至于路費嘛,,無忌備金五百,如果您認為不足,,還可以提出,。”
好家伙,,五百金,!
相當于自己幾年的俸祿!
能買幾輛駟馬高車,!
這個“禮”不算輕,,若能因此而與信陵君攀上交情,其價值又何止五百金,?
不過秦國目前的政治形勢既紊亂又微妙,,丞相魏冉大權在握,,特別厭煩外國游說之士。
以自己的職位,,把人帶到咸陽還不成問題,。
但若被穰侯知道自己向秦王引薦,就可能招來麻煩,。
所以他想找理由推卸向秦王介紹的責任,。
信陵君對秦國的政局也非常了解,知道王稽心存畏懼,,便又提出一個條件給他加油鼓勁:
“我這朋友才華蓋世,,若能入秦必得大用,到那時感念你援引之力,,豈不極力相報,?
其利更大,且是長久之計也,?!?p> 這倒觸動了王稽的心。
他與穰侯魏冉的手下愛將白起是同鄉(xiāng),,但兩人的關系卻很糟,,所以白起極力排擠他;
有這樣一個人在丞相耳邊說壞話,,不要說升遷無望,就這成天玩命的差使也不見得能不能保住,。
只有得到有力的后盾,,才能扭轉目前處境。
但現(xiàn)在朝中有勢力的他全巴結不上,,張祿果然有出息,,還真是自己未來的一條后路。
信陵君不會瞎說話隨意評價人,,可信程度高,,不妨試試。
至于怎樣才能既薦于秦王又不惹惱魏冉,,那就見機行事,。
王稽反復掂量了利害關系,決定同意,,至于張祿在魏國有什么麻煩,,他并不放在心上。
對于外國使節(jié),,特別是秦國的,,并沒有人仔細盤查,。
出于謹慎,每到城門關卡,,張祿還是藏進車廂,。
所以直到出境都是一路平安,這時張祿才敢坦然地與王稽坐于車中,。
王稽想通過閑談摸摸張祿的底碼,,以判斷是否值得為他冒險。
果然張祿的知識豐富,,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經(jīng)濟,無所不曉,,有問必答,。
還教給他一些外交場合上的“竅門兒”,很有實用價值,,已使他佩服不已,。
秦、魏接壤,,出了魏國就入秦境,。
一天正行在路上,忽見遠處一隊車馬迎面奔來,,揚起的塵霧中,,大旗上隱約現(xiàn)出“穰”字。
張祿瞇眼看清后一拍正在瞌睡的王稽:
“停車,?!?p> 王稽迷迷糊糊,滿臉的不解:
“怎么啦,?”
“前面來的可是穰侯,?”
王稽抬頭望去,有些驚慌:
“果然是他,,看樣子是出來例行巡邊,。”
張祿咧咧嘴:
“聽說穰侯專秦國之政,,最不喜外國游士,。
若在此地相遇,必被驅(qū)逐出境,所以得躲一躲,?!?p> 王稽也著急:
“對、對,,還是藏在車廂里吧,。”
剛蓋好箱子,,魏冉的車隊已如風般飛到近前,。
王稽急忙下車,垂手立在路邊,,等魏冉的目光掃視到他身上,,便拱手施禮:
“謁者王稽使魏方回,給丞相請安,?!?p> 魏冉略一頷首:
“大夫辛苦了,國外可有什么大事,?”
王稽又一躬身:
“稟丞相,,各國目前都平安無事?!?p> “嗯,,那就好,走吧,?!?p> 魏冉剛說放行,忽又從車幔中伸出頭來盯住王稽的車:
“且慢,,可有什么閑雜人隨車而來,?”
他了解這些謁者,為了賺“外快”經(jīng)常夾帶“私貨”,。
王稽再拱手:
“沒有?!?p> 好在王稽的車上沒有嚴實的帳幔,。
從外就可一目了然,確實沒人,,魏冉這才滿意地縮回頭:
“此輩全憑如簧之舌蠱惑君王,,騙取富貴,全無實用,,絕不許他們竄入秦境,。
你們在外邊不許結交他們,任意妄為!”
王稽根本就沒直腰,,連說了幾個“不敢”,。
魏冉的車隊轟然遠去后,王稽才伸個懶腰拍拍車廂:
“出來吧,,這關算是過去了,。”
張祿出來后卻爬下車,,王稽奇怪:
“你還不走?。俊?p> 張祿指著前邊的樹林:
“危險并沒過去,,穰侯還要派人來搜車,,我先到那兒去躲一躲?!?p> 果然,,時間不久,一陣馬蹄聲就疾馳而至,,喝令:
“停車,!”
四個騎兵翻身下馬,先打開車廂見里面空空,,這才向王稽敬禮,、解釋:
“對不起王大夫,我們是奉丞相命之令來復查,,也是對您負責,,打擾了,告辭,!”
上馬而去,。
王稽嚇得倒抽一口涼氣,等張祿回到車上,,不免問他:
“你怎么知道丞相還要殺個回馬槍,?”
張祿笑笑:
“我從車廂逢中偷看穰侯朝車廂望時直搖頭。
此人眼內(nèi)多白又愛斜視,,說明他性多疑又反應慢,、易后悔;
走出去后必定還要回來復查他所疑之處才能徹底放心,?!?p> 王稽嘆道:
“從這件事上就可見先生才智過人!
我算服你啦,?!?p> 從此也就堅定了向秦王推薦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