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賜死白起
可惜他位至武安君,,在官場中混了數(shù)十年,,卻還不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
不但不急流勇退,,仍然發(fā)狂似地熱衷于功名利祿。
他的這種追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他發(fā)泄那些不滿言論,,對秦王更具有危害性,!
秦王忍住了怒氣,繼續(xù)試探他:
“雖然遲了兩年,,寡人仍要取邯鄲,、平三晉。
你估計完成這一系列戰(zhàn)役,,需要多長時間,?”
白起誤以為秦王還要用他,心中暗喜,,竟掐著手指算起來:
“如今邯鄲的防務必已加強,,不易攻了,若是臣去也得半年,。
平定全趙需半年,;
解決魏不用一年也得十個月;
對韓三個月足矣。
總計最少得兩年以上才能結束戰(zhàn)斗,,若派別將,,臣就不敢預料了?!?p> 言外之意,,別人就更不行啦。
打發(fā)走白起,,范雎從后殿轉出,,秦王氣憤地說:
“想不到白起竟狂妄到如此程度,若真用他平定天下后,,豈不更要目中無人,?
現(xiàn)在他的怨恨就已不僅對著你,連寡人也成為他的目標,。
雖然飛鳥未盡,,狡兔猶竄,也容不得他了,,你看怎么處理他,?”
范雎垂下眼皮,一臉的惋惜:
“終是武夫,,不知收斂,。
但他征戰(zhàn)半生有功于國,雖不可用還是給他留條生路,。
正在用兵之時,,不要讓將官們兔死狐悲,請君勿‘烹’,。
把他放于岐山之陰吧,,也見大王之仁慈?!?p> 秦王笑著點點頭:
“他在人前背后不遺余力地攻擊你,,在決定他的命運時,你卻替他說好話,,也算寬厚的啦,。”
范雎嘆口氣:
“臣也不全是為他……”
但白起并不感謝秦王的“仁慈”和范雎的“寬厚”,。
流放出發(fā)那天,,親友們到咸陽城外給他餞行。
為了安慰,,七嘴八舌地勸他往心寬里想,。
天恩浩蕩,,用不了多久大王就能回心轉意,讓你官復原職,。
白起果然毫無悲戚失落之態(tài),,酒席上縱情地大吃大喝、哈哈狂笑:
“大丈夫四海為家,,準得吊死在一棵樹上,?
憑灑家的本領,走到哪里掙個萬戶候還不是如拾草芥,?
范雎老兒等著瞧吧,,陷害人絕不會有好下場!”
司馬靳與白起的關系最鐵,,乘著酒勁兒也表態(tài)支持:
“對,!當年伍子胥棄楚奔吳,終將平王鞭尸八百,,大報怨仇,。
到時候咱們把范雎也零刀碎割了!”
餞行的親友們見二人口放狂言,,嚇得紛紛掩耳而逃,。
二人卻哈哈笑著繼續(xù)大碗猛灌……
這些豪言壯語很快傳入宮中,秦王一拍桌案:
“范丞相,,咱們錯了,!
白起很容易從流亡地逃到別國,從而成為咱們最兇狠的敵人,。
伍子胥破楚,,確是咱們的前車之鑒!”
范雎急忙跪下:
“臣實在愚駑,,竟以婦人之心度中山狼之腹,。
慮不及此,出了餿主意,,請大王降罪?!?p> “罪你有什么用,?”
秦王看都不看他便派人取來一把劍,命令站殿將軍胡偉火速追趕白起,。
天色將晚,,白起一行人來到杜郵城,尋一家客店住下,。
雖被流放,,終究曾是武安君,押解人員對他毫不敢作威作福。
這可是秦國的第一大功臣,,惹怒了他,,一旦平返復職,還不把咱哥兒幾個剁碎了喂狗,?
所以反而甘做白起的仆役,,給他要水要酒,伺候他洗臉吃飯,。
白起坐在炕桌的上首,,剛端起酒碗,忽然胡偉自外闖入,,一見白起便大叫一聲:
“白起接旨,!”
剎那間,他心中竟是悲喜交加,。
坦率地說,,由于魏冉被貶,白起對范雎確是一直不滿,、處于對立狀態(tài),。
但他確信秦王要平四海做天子,就絕對離不開自己,。
盡管現(xiàn)在聽信范雎的讒言貶削自己,,但到了玩不轉的時候,還得把自己召回,。
這只是個時間問題,,他可以等待,所以對這次“流放”心態(tài)仍能保持穩(wěn)定,。
至于什么“四海為家,、投奔他國……”等等,只不過是圖一時的痛快,,說了幾句氣話,。
叛秦之心,實在是一絲也沒有,。
所以還認為派胡偉追到杜郵,,就是赦自己回去,直到這時他還相信:
“欲定天下,,舍我其誰,?”
萬萬沒想到,胡偉帶來的,,竟是自己佩用了近二十年又被秦王收回的那把劍,!
他當然明白復又“賜劍”的目的,,也明白什么叫做“禍從口出!”
可惜,,已經(jīng)晚了,。
嗆哴哴,拔劍出鞘,,白起站在院中,,仰視蒼天喃喃自問:
“灑家縱橫天下數(shù)十年,攻城掠地身經(jīng)百戰(zhàn),,對秦有功無罪,,為什么竟落得如此下場?
老天,,你不公正,!”
望天上,白云悠悠,,被落日的余輝染上了一層暗紅,。
老天對他的責怪似乎無動于衷。
一股酸怨涌上喉間,,兩行清淚沿著翹起的胡尖滴下……
但那血紅的晚霞終于使白起醒悟了,,不由自主地垂下頭:
“灑家應死!每克一城,,我都下令盡屠,,百姓何罪?
四十萬趙軍既然已降,,卻被我全部坑殺,,他們又有何罪?
灑家該死??!”
一聲長嘆后,便用這把不知砍過多少別人頭顱的寶劍,,狠狠地刺進自己的胸膛……
秦國百姓可憐白起死非其罪,,偷著為他立祠設祭。
秦王與其說是恨白起,,還不如說畏白起的成分多,。
所以對民間的私自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做追究。
能讓白起的靈魂有處寄托不來找自己麻煩豈不更好?
據(jù)說,,至唐時天雷殛死一牛,腹部有“白起”二字,。
明時巨雷殛死蜈蚣一條,,身上亦有“白起”二字,。
其誅降戮服之罪,誠萬劫不赦矣,。
此正是,,千秋功罪,誰與評說,?
客觀地說,,戰(zhàn)爭做為一種相互殘殺的人類活動,流血是不可避免的正?,F(xiàn)象。
但濫殺無辜終究是違反了戰(zhàn)爭的“游戲規(guī)則”,。
不僅會受到他人的譴責,,無論是否能遭到“報應”,也無論當時他用什么理由解釋,。
在臨終前回首往事的最后一刻,卻難免留下無法彌補的痛苦遺憾,。
為將者,豈可不慎哉,?
一代戰(zhàn)神,就這么悄悄地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戰(zhàn)爭的陰云卻仍籠罩在趙國的上空。
毫無疑問,,秦王和范雎消滅趙國的心情,其實比白起更迫切,。
到他們認為條件已經(jīng)成熟后,就不會再給趙國留出更多的喘息機會,。
所以趙國更應抓緊寶貴的時間,,盡可能多做些抗敵準備。
除了匯集國內的一切力量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項:
就是爭取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