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毛遂自薦
按虞卿的分工,,平原君負責對魏,、楚兩國的聯(lián)絡(luò),而讓他們幫忙,卻都有很大的難度:
魏雖是盟國,,又有親戚,,但魏王一向屈膝媚秦,,想說服他抗秦,,僅靠書信恐怕不起作用;
而楚在白起的打擊下,,連戰(zhàn)連敗,,夷陵的祖墳都被焚毀,被迫遷都到壽春以避其鋒,。
懼秦心理更為嚴重,,一般求助恐怕解決不了,平原君決定親自走一趟,。
行前,,他準備從三千門客中挑選二十位文武兼?zhèn)?、智勇雙全的隨行人員。
想不到,,空養(yǎng)三千門士,,卻武的不文,善文的不武,,挑來選去,,絕大部分是不文不武,缺智少勇,。
三天的時間,,勉強合格的僅十九個,平原君一聲長嘆:
“勝養(yǎng)士多年,,人才竟是這么難得,!也罷!就出這十九名吧,!”
車隊將要出發(fā)了,,忽然從門內(nèi)走出一個身材不高、面黃肌瘦的門客站到車前拱手施禮道:
“主公既定隨從二十,,何必不足數(shù)?請把在下也算上一個,?!?p> 平原君一看此人十幾根老鼠胡子七上八下,小眼睛一眨一眨地,,其貌不揚,,心中先有幾分不快。
而且還不識其貴姓,,更不知有何才能,,竟然自個張羅著要充“人數(shù)”!
平原君不禁搖搖頭:
“春申君的門下,,都是相貌堂堂,、衣飾整潔。
那年因看到咱們東方虎以玳瑁為簪,、劍柄飾玉,,深以為美。
因命其客穿珠履相見,,對儀容的重視一至于此,。
以閣下的尊容,必被他們恥笑,?!?p> 那人毫不羞慚地回答:
“相國是去訂盟求援,并非參加選美,為何以貌取人,?
如果去的人是繡花錦枕,,卻不能幫助您,又有什么用,?”
這位的話雖嗆人,,說的卻都在理。
平原君意識到自己剛才很不禮貌,,缺乏風(fēng)度,,連忙調(diào)整心態(tài),比較客氣地問:
“先生貴姓,?”
“在下毛遂,。”
“原來是毛先生,,久仰久仰,,你到府中的時間不長吧?”
“兩年多了,?!?p> 平原君忽然想到了一個拒絕毛遂的理由:
“賢能之士立于世間,他的才華就像錐子放進袋中,,立刻破囊而出,,隨時都能被人發(fā)現(xiàn)。
然而先生在我府中屈居二年有余,,卻從未曾讓我知道您有什么超人之處,。
也沒聽到誰稱贊過您的本領(lǐng),說明您一無所長,。
正如您所說,,我現(xiàn)在需要的是有能力幫助我的人,您就別費心了,?!?p> 盡管話說得含蓄委婉,可也夠寒磣人的,,但毛遂并不在乎:
“您和左右之所以不注意我,,只因為我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如果您肯把我放到袋中,,豈止僅露錐尖兒,?當脫穎而出也!
這個機會不能再錯過,!”
說著,,一按車轅,,縱身上車。
平原君見毛遂身手也算矯健,,伶牙俐齒頗有口才,,比一般人強得多,就沒把他攆下去:
“丑雖丑點兒,,湊個數(shù)兒吧,。”
就這樣通過“自薦”,,毛遂成為一名隨員,。
過了漳河就是魏國,大梁是此行的第一個目標,。
雖然自己是魏安釐王的姐夫,,但還需按國禮參拜。
魏安釐王對平原君禮貌周到,,卻不熱情,,公事公辦地接了國書,又淡漠地問候一番便吩咐:
“旅途勞累,,休息去吧,,援助之事,請容商議后再回答,?!?p> 平原君到魏來,都是下榻于信陵府,。
信陵君雖然年輕,但在社會上已經(jīng)很有名氣,。
對事物的認識也大膽新鮮,,待人熱情豪邁。
“尚俠義而不魯莽”讓人樂于接近,。
與當國王的哥哥無論是性格還是氣質(zhì),,都大不一樣。
這次求援不會順利,,還需要他鼎力相助,。
對平原君的來訪,信陵君果然非常熱情,。
不但吃,、住招待周到,而且對趙國也很關(guān)心,,兩人一見面就談個沒完,。
談到趙國處境,,公子的態(tài)度坦率:
“姐夫,恕我妄言,,你們君臣太不慎重了,。
援韓、接收上黨,,從趙國的長遠利益看,,做的都沒錯,問題出在:
第一,,你們顧利而忘害,,從秦的手里截取勝利果實肯定會遭到瘋狂報復(fù),這是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
但你們做了什么準備,?
甚至在秦軍已經(jīng)出了函谷關(guān),你們也只是想通過給馮亭等人封官進爵來買動他們拼命堅守,。
自己則在家中只是亂哄哄地空發(fā)議論,。
既不加強防務(wù),又遲遲不發(fā)援軍,,以至上黨陷落,、馮亭撤出,你們已失先機,,以后處處被動,。
第二,廉頗老將,,忠勇堅貞,,經(jīng)驗豐富,歷朝依為長城,。
只是性格粗莽,,坦率直陳,不那么善解人意,;
孝成王年輕,,對他有偏見,你不了解廉頗,?
按常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你們卻頻頻遙控指揮,,不順從你們的心意就要撤換,全不顧臨敵換將,,乃兵家大忌,。
非萬不得已,,絕不可輕率而為之。
而且起用的還是徒有其表的趙括,,對許多有道理的反對意見塞耳拒聽,,甚至不惜氣死藺相如;
更可笑的是你們換將的主要依據(jù)竟是秦國間諜散布的謠言,!
從自己的主觀意愿來判斷形勢,,依個人的好惡情感來任用將領(lǐng);
糊里糊涂地接受敵人的指揮,,哪一項犯的不是‘輕軍’之罪,?
且不論趙括的失誤,從你和趙王就已決定了這場戰(zhàn)爭的必敗命運,。
最后一點也很重要,。
以目前實力而論,六國中任何一國都難以同秦進行決戰(zhàn)性的對抗,。
但合六國之軍以制秦則綽綽有余,。
所以在你們決定投入戰(zhàn)爭前,就應(yīng)與各國取得聯(lián)系,。
那時你們的實力還很強,,各國出于對你們的重視,就有可能同意組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
有個輕重緩急,,而能夠得到支援。
就如趙括被困長平后,,你們自己拿不出兵力,,但齊楚韓魏若能發(fā)軍,長平之圍立解,。
甚至白起等人會面臨被殲的命運,。
何至演出那一幕慘劇,?
可惜你們看到上黨之利,就像狗叨著骨頭躲到一邊想吃獨食,。
等到軍喪國危的時候,,才失魂落魄地奔波求援。
此時再舉‘合縱’之旗,,與戰(zhàn)前相比,,會增多大難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