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when(時間),where(地點),,who(人物),,what(什么事情,相當于我們說的發(fā)生),,how(怎么回事,,相當于我們說的故事的發(fā)展),why(為什么,,回答疑問,給出結(jié)論),。要比較觀點,,還有一個which(哪一個)。
經(jīng)院哲學(xué)家的一則箴言:“一旦遇到矛盾,,一定要找出差別來?!?p> 標準句式:我想實現(xiàn)/解決/完成一個什么目標,,但是我有一個什么樣的具體障礙,所以,,我們一起來討論下這個問題吧!
萬能句式:能展開說說嗎,?
標準句式:對方講的某個細節(jié)或者信息+對自己有什么啟發(fā)+將因此產(chǎn)生什么行動,。
“心智成熟”的英文是emotional maturity,是指一個人在社會需求的框架中,,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力量和勇氣,。
具有建設(shè)性的句式的開頭:“補充一個信息”“受你的啟發(fā)”“咱們換個角度看”“我們是不是可以試試”
在心理咨詢中,,有一種練習(xí)就叫「毒物想象」:想象一下,有人要喂你吃一種你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腐敗變質(zhì)的食物,,你會是什么反應(yīng),?
經(jīng)濟學(xué)家張五常曾經(jīng)給交易費用下過一個非常廣泛的定義:凡是在一個人的社會里不存在,而在多個人的社會里存在的成本,,就叫交易費用,。
邊際效用是指,你每多消費一件商品,,它給你帶來的額外的滿足感,。
【日記】
那個假警探的安排,果然有問題,。因為我看過這個作者的其他小說,,漸漸地我獲知了一些推理:殺手,Ta希望人員分散,,這樣才方便出手?
我原本想到了一個較安全的場景復(fù)原的安排,,可是沒有想到兇手竟然有手槍,于是腦力勞動所轉(zhuǎn)化成的一般勞動就沒有使用價值了,,唉
【概念】
《莊子》是一部寓言大全
古往今來有很多心理技巧都在教我們?nèi)绾慰刂魄榫w,,比如古羅馬的哲學(xué)皇帝馬可·奧勒留早就告訴我們,理性是情緒的天敵,,所以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應(yīng)該依賴理性
魏國有一個人,,叫東門吳,特別愛自己的兒子,,但有一天兒子死了,,他卻一點都不傷心。相國大人很不理解,,非要跑去問個究竟,。東門吳于是做了一番解釋:“以前我沒有兒子的時候,并不覺得傷心,現(xiàn)在兒子死了,,我等于退回到當年既沒有兒子,,也沒有傷心的狀態(tài),所以我當然不傷心??!”——《莊子》
“寓言十九,重(chóng)言十七,,卮(zhī)言日出,,和以天倪……”——《莊子》
所謂重言,是德高望重的長者的發(fā)言,。他們的話很有權(quán)威性,,足以制止爭論,說服別人,。所謂卮言,,就是無心之言,是沒有主觀成見的言論,,汪洋縱恣,,海闊天空,東拉西扯,。
【逍遙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湯問棘曰:“上下四方有極乎?”棘曰:“無極之外,,復(fù)無極也,。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8-17/5f3a01d9eb652.jpeg)
智襄子
知道為什么而戰(zhàn)的士兵是不可戰(zhàn)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