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中,。
“父王安好,?母妃安好?澄安好,,澄百拜叩首,,見信如晤,。
“自與父王分別,澄日夜想念,,情至深處,,每每泣不成聲?!?p> 遙望北方的高澄突然住了嘴,,轉(zhuǎn)頭對伏案書寫的楊愔說道:
“遵彥!情至深處,,泣不成聲還是不要寫上去,。”
一個老戲骨,,一個青少年優(yōu)秀演員,,也沒必要整這套,估計高歡看了也膈應(yīng),。
楊愔趕緊換了紙,,重新書寫。
高澄繼續(xù)斟酌道:
“自澄領(lǐng)兵南下,,將近一月,,澄行事小心謹(jǐn)慎,,如履薄冰,深恐有損父王威名,。
“有賴父王教導(dǎo),,三軍用命,澄擊退斛斯椿,,占據(jù)新野,,又渡河于襄陽城下與陳慶之對峙。
“陳慶之戰(zhàn)兵不下三萬,,而澄所能仰仗者,,獨高敖曹、堯休武,、段孝先三人部曲,,僅一萬一千人?!?p> 楊愔大著膽子打斷道:
“世子,,其實夸大戰(zhàn)績,有助于世子威服人心,,只需命傳信之人密語高王,,高王必不會以此怪罪?!?p> 高澄卻不屑道:
“一是一,,二是二,我高子惠豈是虛報軍功之人,!你繼續(xù)寫,。”
說罷,,高澄繼續(xù)細(xì)述起襄陽之戰(zhàn)的具體過程,,總體還算是照實而言,只是在描述自己于危難之際,,重整大軍時多用了一些詞匯修飾,,同時更側(cè)重自己當(dāng)時的心理活動。
“......若再有襄陽之事,,恐重蹈崔延伯舊轍,,澄以為當(dāng)以軍紀(jì)為先。
“河南之地,,有州郡之兵十萬,,不可假手于外人,澄請父王親至河南整頓各軍,?!?p> 高澄頓了頓,嘴角微微上揚,,高歡不可能拋下晉陽大軍,,跑來河南。
也不可能將河南之兵調(diào)至?xí)x陽,,導(dǎo)致河南空虛,。
思前想后,還有比坐鎮(zhèn)河南的高澄更適合的人選嗎,?
手握二十萬鮮卑大軍,,高歡難道還會怕繼承人失了心智憑借十萬河南兵叛亂?
高澄就是這么為父親思慮周全,,對于‘孝’這個字,,他把握得很穩(wěn)。
收斂心神,,高澄繼續(xù)道:
“如今斛斯椿與獨孤如愿困守南荊州,,不久當(dāng)滅,三荊既平,,當(dāng)有能臣鎮(zhèn)守,。
“大都督府長史楊愔,勤勉任事,,長于治理,,有宰輔之才,韓陵之戰(zhàn),,又可知其勇,。
“為相施政,不可不體察民情,,然而不歷州郡,,如何知民間疾苦,澄請任楊愔為東荊州刺史,,為父王治理地方,。”
楊愔聞言停筆,,有感于高澄以宰輔之任期許,,楊愔叩拜在地,涕淚橫流,,額頭磕得砰砰作響:
“世子信重,,愔縱死也難報答萬一。”
高澄趕緊將他扶起:
“我與遵彥之間,,何須如此見外,。”
仔細(xì)想想,,憑他對楊愔的恩遇,,只怕日后遇了刺客,楊愔也要好生思量一番,,再行逃跑,。
高澄讓楊愔繼續(xù)執(zhí)筆,說道:
“襄陽,,控扼漢水,,不能有失,如今陳慶之移鎮(zhèn)江陵,,父王當(dāng)以大將鎮(zhèn)守,,抵御梁人侵?jǐn)_。
“源子恭,,良將也,,久與梁人爭鋒,未見敗績,,澄請父王任其為荊州刺史,,以拒陳慶之?!?p> “再請移鎮(zhèn)侯景于南荊州,,與源子恭互為犄角,如此,,三荊之地,,再無憂患,請父王思之,、慮之,。
“澄百拜頓首,惟愿父王千萬歲,?!?p> 就這樣,一封私欲滿滿的戰(zhàn)報,,或者說家書,,被信使快馬北上,送往晉陽,。
三荊他也不全要,,把東荊州與荊州交給自己人,,再把南荊州扔給侯景幫著抵御南梁,簡直計劃通,。
小高王向來恩怨分明,。
太昌二年,三月十一,,堯雄已然回師,,與高澄匯合在南荊州治所安昌城外(今湖北棗陽南三十里),。
陳慶之雖然解了白茍堆之圍,,但擔(dān)心江陵有失,分兵留守白茍堆后,,匆匆回師江陵,,不再北顧。
而高歡也得到了高澄的書信,。
他看完全文,,心道:
‘阿惠胃口不小呀!三荊之地要吞下兩處,?!?p> 但也不以為意,河南永遠(yuǎn)不是高歡的核心利益,。
歷史上元修甚至能夠授予賀拔勝都督三荊,、二豫、揚,、郢七州軍事,,以作外援。
他沖在座親信笑道:
“阿惠來信,,他于襄陽擊潰陳慶之部,,梁人倉惶逃竄,如今斛斯椿與獨孤如愿猶如困獸,,待死于安昌,,三荊將定矣!”
親信爭相道賀:
“世子承襲父略,,有名將之姿,。”
“臣恭賀大王再添助力,?!?p> 高歡擺擺手,說道:
“僥幸而已,,你等莫要吹捧,,讓阿惠知道,,恐生驕躁?!?p> 嘴上謙虛,,但得意之色絲毫不作掩飾。
“三荊不久將定,,當(dāng)是時候選任賢才,,阿惠為我舉薦侯景、楊愔,、源子恭三人分鎮(zhèn),,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紛紛表示但憑高歡心意,。
高歡思考片刻后,,吩咐陳元康道:
“長猷,為孤擬表,,上奏天子,,荊州治所由新野遷至襄陽,命侯景移鎮(zhèn)荊州,,源子恭為南荊州刺史鎮(zhèn)守安昌,,楊愔為東荊州刺史?!?p> 陳元康領(lǐng)命行文,。
高歡大體上同意了高澄的安排,只是略作修改,,將侯景與源子恭互換,。
把更重要的荊州交給了侯景。
對于高澄所說的州郡兵問題,,高歡也有了計較,,等高澄徹底平定三荊,再授河南道大行臺一職,,讓他借機整肅各軍,。
高歡的盤算,高澄暫不知曉,,他正發(fā)動民夫在安昌城下挖掘地道,。
晉陽未有催促,高澄也不急于攻下安昌,,因此并未選擇蟻附攻城,,反而學(xué)起了高歡圍困鄴城,打算掏空了城墻下的土壤,,再用火焚燒支撐地道的木柱,,讓安昌城墻坍塌,。
反正南荊州他是要扔給侯景,城防堅不堅固與他何干,。
城墻上的斛斯椿與獨孤如愿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數(shù)次領(lǐng)軍出城廝殺,奈何部眾多是新募,,難以與高澄麾下精銳抗衡,。
幾次險先被高傲曹等人趁機沖入城中。
太昌二年,,三月二十七,。
“傳我將令!放火,!”
高澄一聲令下,,地道中燃起大火,。
支撐地道的木樁被燒斷,,安昌城墻轟然倒塌。
“高敖曹,!我命你為先鋒,,沿城墻缺口入城,堯雄,!你為后繼,,緊隨而上!”
高敖曹,、堯雄當(dāng)即應(yīng)諾,,領(lǐng)軍沖鋒。
高澄則與段韶,、慕容紹宗領(lǐng)兵在后,,大軍直撲安昌。
我怎么可能是曹賊
晚了半小時,,很抱歉,,剛剛?cè)タ戳讼露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