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在崔家的莊子上一住就是一年,,這一年來,,兩人雖然既是賓主,又是摯友,,見面的日子卻并不是很多,。崔宗臣只是每日囑咐了下人切不可怠慢了方明,,便徑自去鉆研救國之法,而方明對崔宗臣的做法也是毫不介懷,,每日吃喝完足了,,便到崔家的書閣中翻閱典籍,苦思冥想,。
崔氏莊子上的一應(yīng)事物都自有軌轍,,只要按照既定的規(guī)矩辦下來,也就不會有什么大的差池,,到了致士的第二年上,,崔宗臣漸漸就把俗物全都丟開,全身心的投入到探求救國之法的道路上來,。幾個月后,,因為勞神苦思,不知不覺間鬢角竟然也漸漸地白了,。
一日,,崔宗臣對著銅鏡穿衣,忽然照見自己鬢邊的白發(fā),,不由得感慨紅顏易逝,、年華不在,想到國家憂患,,心中急火更勝,,當(dāng)即決定自己搬到西園的藏書閣中住下,每日叫人定時伺候飯食之外,,再不見一個旁人,,到后來,竟然連送飯的人都不叫進(jìn)書閣中來,,說是腳步聲會擾了自己的思緒,,只讓人用吊桶將飯食、衣物、馬桶等來回調(diào)換供給,,自己則安心整日在書閣里冥思玄想,。
那時候的崔世烈方才二十余歲年紀(jì),對父親崔宗臣的做法說糊涂也明白一些,,說明白卻不能全都了解,,見崔宗臣對莊子上的人不問親疏一概不見,對莊子上的事不問輕重一概不理,,當(dāng)然很是不解,。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和憂慮,便親去閣樓里求父親下書閣,??伤@一去,沒料想竟然招致了崔宗臣“逆子”,、“蠢材”的一通大罵,。崔世烈被罵的狗血淋頭,只好去找母親來勸,,盼望著母親能夠讓父親回心轉(zhuǎn)意,,沒想到得來的結(jié)果仍是一樣,母親本是大家閨秀,,被丈夫毫無理由的羞辱一番,,一氣之下竟然出家,沒過多久便死在了清河城的尼姑庵里,。
當(dāng)然,,在事情徹底變壞之前,崔世烈也是去西園找過父親的摯友,,與崔宗臣同樣癡迷求索救國根本的方明的,,只是那個時候的方明不但沒有答應(yīng)崔世烈向父親求情的要求,還跟崔世烈長篇大論的講了一番道理,,讓他明白他的父親崔宗臣為何不下閣樓,,埋首經(jīng)籍的原因。崔世烈訴說父親鬢發(fā)斑白如雪,,本意是求方明幫忙勸說,,不料想方明一聽,變得又喜歡又焦急,,喜歡的是崔宗臣癡學(xué)如此,早晚必能勘破治國大道,,急的是摯友用工如此,,竟然連閣樓都不下,那自己如何不能做到了呢?于是,,竟也徑自上了自己住著的東園的書閣,,不再下來。
崔世烈見方明與父親崔宗臣兩人作為如出一轍,,不但沒能起到勸說之功,,反倒連方明也似乎著了魔一般,住在書閣上不肯見人,。難道真的是自己和母親見識短淺,?不能明白他們的苦心追逐的治世大道么?崔世烈想不明白何以至此,,于是決定自己進(jìn)京探查一番,,看看父親和方明這兩位長輩回來的長安,到底變成了個什么樣子,。
崔世烈離開清河趕赴長安之后,,崔家莊園雖然外表上看還在運轉(zhuǎn)依舊,可因為沒了真正做主的主人,,大的事業(yè)和動作便全都停了下來,,莊子上的仆從出了照常做著每日的伙計之外,就是分頭給西園書閣的崔宗臣和東園書閣的方明送飯,、送水,,照顧二人的一應(yīng)飲食起居。不過,,這些看起來繁瑣的事情,,實際上都是下人們通過一個閣樓上下來的吊桶完成的。仆人們開始的時候還不時竊竊私語談?wù)撝鲌@莫名其妙的主人和東園同樣莫名其妙的主人的朋友,,到最后時日漸漸長了,,仆從雜役也都厭倦了去說這些事情,東園西園的人就算互相見了,,也大多只是相視一笑,,互相搖著頭離開。
就這樣時光荏苒,,一晃又過了兩年,。
一日,西園伺候方明起居的仆從來到書閣之下,,照舊將當(dāng)日的午飯放在木桶里,,敲了敲閣樓邊的立著的消息鼓,等著樓上的方明把吊桶拉上去,,可等了半晌也不見方明去拉吊桶,,仆人以為方明睡著了并未聽見,,又加重了手勁兒,對著消息鼓敲了一陣,,可閣樓上仍舊沒有動靜,,抬頭沖著閣樓上高聲喊了幾句“方先生”,還是沒有回音,。
這高聳的書閣既然已經(jīng)被崔世烈下了嚴(yán)令不許進(jìn)入,,仆人也是無法可想,想著一頓飯不吃,,也不至于餓壞了人,,轉(zhuǎn)身要離開時,卻聽見踢踢踏踏的下樓聲,。仆人站在原地小心翼翼的側(cè)耳傾聽,,過了一會,閣樓的門忽然打開了,。仆人揉了揉眼睛,,簡直難以置信,時隔兩年,,方明竟然從閣樓里又走出來了,。
只見方明頭發(fā)雖然多數(shù)花白,但尚有絲絲青黑色在,,身上袍子已經(jīng)臟舊不堪,,卻仍然是精神滿面、雙目有神,,仆人呆呆的喊了一句“方先生”,,方明笑著走上前來,拍了拍仆從的肩膀,,一個人徑自往西園去了,。仆人見方明走向西園,轉(zhuǎn)身去吆喝著報告崔世烈走前任命的管家姜伯龍,,這一路上連跑帶顛,,自然驚得整個莊子的人都知道了。
姜伯龍怎么也沒料到方明突然就下了閣樓,,按照崔世烈去長安前交代的,,若是下了閣樓,便該是父親和方伯伯悟道之時?,F(xiàn)在方明先下了樓,,而老爺崔宗臣尚未下樓,那該是方明先一步悟道了,。姜伯龍平日忙碌的都是莊子上的日常事務(wù),,兩位老先生的事情雖然也時時上心,,但終究俗務(wù)纏身,沒辦法照料的十分詳細(xì),,方明突然從閣樓上下來,倒弄得姜伯龍有些慌了神,,他一個大管家慌了神,,整個崔氏莊園上上下下的人,就都跟著亂成一團(tuán)了,。
等到姜伯龍帶著人哄哄嚷嚷的來到西園時,,反倒瞬間安靜了下來,因為所有的人都看見了,,看見了方明就站在西園的書閣下久久的站著,,他就那樣仰頭看著閣樓的最高層,看著那模糊不清的,,偶爾在窗口閃過的一片崔宗臣的清癯身影,。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7-07-04/595b9f2463e61.jpeg)
吃包子的妖怪
舊回目第六回魚臺穩(wěn)坐張刺史謀略族塾講學(xué)方夫子文章(完)